跳到主要內容
校長教育愛小故事

校長教育愛小故事

■教育愛的小故事一:(疑似過動的王同學)

王同學疑似過動,總被認為是班上亂源、令大家頭痛的人物。但倉祥深信教育即在有效尋找迷途兒,積極安排王同學參與課餘訓練,希望王同學能收斂個性,專注於技能學習。因為倉祥的鼓勵,王同學逐漸展現他的潛能和資質,技藝競賽獲得全國第三名、技能競賽榮獲全國第二名。高職畢業時的他已經不是那個沒有自信、上課無法專注、生活沒有目標的孩子,在倉祥鼓勵下,他立下當老師的目標,並且實現這個目標。就讀師大時,每年寒暑假他都主動回母校幫忙指導學弟妹。爾後,王同學更以全國聯合教師甄試第一名成績回母校任教,先後擔任學校衛生組長、註冊組長、教務主任,課餘時間幾乎都留校幫忙指導學生,是職業學校技能傳承最成功的典範。看到他從令人頭疼的學生變成分憂解勞的同事,充滿熱忱地分擔指導學生的工作,讓倉祥更加確信每一個學生都有他獨特的潛能與價值,而老師的耐心與愛心就是最重要的敲門磚。

■教育愛的小故事二:(熱愛機械的陳同學)

陳同學是實技班機械加工科少有的女學生,希望代表學校參加競賽。倉祥深信學生有無限潛能,只要肯努力、多方嘗試、努力找出自己的興趣,必能實現自己的夢想。積極安排陳同學參與課餘訓練,希望陳同學能證明自己只要肯努力、沒有不可能。因為倉祥的鼓勵,陳同學逐漸展現她的潛能和資質,勇奪「全國技能競賽」機械修護冠軍,打破工業機械修護職類紀錄,成為首位摘金的「女車床手」。在全國優秀壯碩的男生為主的競賽中,身高155公分的陳同學,要操作200公分以上、500公斤的機台,難度很高。但純熟的技術、紮實的功夫,再加上女生的美感細膩,讓她摘金實踐夢想,更帶給學弟妹很大鼓舞。陳同學求學、練習與競賽獲獎歷程,國家教育研究院已列入名人講堂宣導人物。

■教育愛的小故事三:(發掘學習弱勢專才)

對弱勢家庭學生,倉祥更是盡心盡力。謝姓等九位同學是實用技能學程與夜間部學生,因為經濟因素,繼續升學對他們來說是遙不可及的夢。倉祥深信教育是改變家庭經濟的基本途徑,因此,我犧牲陪伴家人時間,陪著他們練習。在辛苦不懈的歷練與自我挑戰中,九人都獲選為國際技能競賽國手,代表台灣赴日本靜岡、芬蘭赫爾辛基、巴西聖保羅、英國倫敦與德國萊比錫參加國際技能競賽為國爭光。這些佳績,讓他們全部都保送國立台灣科技大學,成為學有專精、深獲上司肯定的專才,也從而改善了家中經濟環境。難得的是,他們在繁忙的工作與課業壓力中,總是抽空回母校幫老師指導學弟妹。

消息公佈欄

時間類別單位標題發佈點閱
youtube
跳至網頁頂部